學校各院(部):
《河南省教育廳關于2018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(人文社科類)申報工作的通知》已經發(fā)布,,請各相關院(部)按照通知要求,,認真組織好申報工作。
一,、申報條件及范圍
1,、申請者須符合《“河南省高校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”實施辦法》(以下簡稱“《實施辦法》”)第七條所列各項基本條件: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,堅持四項基本原則,道德高尚,,治學嚴謹,具有強烈的事業(yè)心和求實,、創(chuàng)新、協(xié)作,、奉獻精神,;②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礎,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取得同行公認的創(chuàng)新性成果,;③具有較大的發(fā)展?jié)摿?,擬開展的研究工作有創(chuàng)新性構想,并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本計劃支持的研究工作,;④在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工作,,具有博士學位且受聘副教授級以上的專業(yè)技術職務;⑤申請者年齡不超過45周歲,。
2,、申請者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學校。且以下3個條件必須達到其中1項:承擔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,、在權威期刊目錄上發(fā)表論文1篇以上或在權威出版社出版著作1部以上,。
3,、已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、河南省杰出人才計劃(基金),、河南省杰出青年計劃(基金)、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創(chuàng)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工程等計劃資助者,,不得申報本支持計劃,。
二、學科范圍
按照以下學科歸口申報:(1)馬克思主義理論/思想政治教育,;(2)哲學,;(3)邏輯學;(4)宗教學,;(5)語言學,;(6)中國文學;(7)外國文學,;(8)藝術學,;(9)歷史學;(10)考古學,;(11)經濟學,;(12)管理學;(13)政治學,;(14)法學,;(15)社會學;(16)民族學和文化學,;(17)新聞學與傳播學,;(18)圖書情報文獻學;(19)教育學,;(20)心理學,;(21)統(tǒng)計學;(22)體育學,;(23)港澳臺問題研究,;(24)國際問題研究;(25)交叉學科/綜合研究
三,、評審資助方式
列入2018年度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(人文社科類)者,,由教育廳給予經費資助。資助經費列入當年財政預算,,一次核定,,當年撥付,經費使用須符合相關財務規(guī)定,。資助期限為3年,。各申報單位要堅持公開遴選,、擇優(yōu)推薦的原則,切實負起責任,,對申報人員嚴格把關,,組織符合條件的人員申報。評審方式為先進行書面評審,,確定候選人,,書面評審結束后,入選者參加答辯(具體時間另行通知),。
四,、結項要求
河南省高校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(人文社科類)資助期結束,,申請結項一般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中的3項:
1.著作類成果已經正式出版,。
2.在SSCI、A&HCI等國際索引期刊及CSSCI來源期刊發(fā)表論文1篇以上,。
3.研究咨詢報告屬于應用研究的,,提出的理論觀點、政策建議等被省級以上黨政領導機關采納或者有省級以上領導批示,;屬于基礎研究的,,須有5位同行專家(至少有3名校外專家)鑒定意見。
4.國家社科基金,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管理學)或教育部項目1項,。
5.成果獲得國家級、省部級獎勵(二等獎以上)或教育廳人文社科成果獎特等獎,。
五,、申報方式及要求
1、2018年度科技創(chuàng)新人才計劃(人文社科類)申報工作以院系(部門)為單位統(tǒng)一申報,,不受理個人申報,。
2、申報材料要求:申請材料必須突出重點,,簡明扼要,,雙面打印。每項報送《河南省高??萍紕?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書》(附件1)一式16份,,其中一份附相關材料即可;各單位《申請人匯總清單》(附件2)一式1份,。同時報送《申請書》和《匯總清單》的電子稿,。
聯(lián) 系 人:孫寧
電 話:61770156
電子郵箱:[email protected]。
申報截至時間:2017年9月22日上午12:00
附件:1.河南省高??萍紕?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(人文社科類)申請書
2.2018年度河南省高??萍紕?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申請人清單
科技處
2017年9月1日
附件3
權威核心期刊目錄
學 科
| 權威核心期刊目錄
|
管理學
| 管理世界
南開管理評論
科研管理
科學學研究
中國行政管理
中國軟科學
|
馬克思主義
| 馬克思主義與現(xiàn)實
馬克思主義研究
教學與研究
|
哲 學
| 哲學研究
哲學動態(tài)
自然辯證法研究
道德與文明
|
宗教學
| 世界宗教研究
宗教學研究
|
語言學漢語類
| 中國語文
世界漢語教學
當代語言學
|
語言學外語類
| 外語教學與研究
外國語 現(xiàn)代外語
中國翻譯
|
語言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類
| 民族語文
|
外國文學
| 外國文學評論
外國文學研究
|
中國文學
| 文學評論
文藝理論研究
文學遺產
文藝理論與批評
中國現(xiàn)代文學研究叢刊
|
藝術學
| 音樂研究
文藝研究
中央音樂學院學報
中國音樂
美術研究
|
歷史學
| 歷史研究
近代史研究
中國史研究
當代中國史研究
世界歷史
中國農史
史學理論研究
|
考古學
| 文物
考古
考古學報
|
經濟學
| 經濟研究
世界經濟
中國工業(yè)經濟
經濟學(季刊)
金融研究
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
會計研究
中國農村經濟
經濟科學
財貿經濟
南開經濟研究
世界經濟研究
審計研究
經濟學動態(tài)
|
政治學
| 世界經濟與政治
政治學研究
當代亞太
國際觀察
國際政治研究
現(xiàn)代國際關系
中共黨史研究
國際問題研究
|
法學
| 中國法學
法學研究
法商研究
中外法學
清華法學
政法論壇
法學家
|
社會學
| 社會學研究
中國人口科學
人口研究
|
民族學與文化學
| 民族研究
世界民族
民俗研究
文化遺產
|
新聞學與傳播學
| 新聞與傳播研究
編輯學報
現(xiàn)代傳播
出版發(fā)行研究
|
圖書館,、情報與文獻學
| 中國圖書館學報
大學圖書館學報
國家圖書館學刊
檔案學研究
|
教育學
| 教育研究
北京大學教育評論
清華大學教育研究
高等教育研究
比較教育研究
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教科版)
|
體育學
| 體育科學
上海體育學院學報
|
統(tǒng)計學
| 統(tǒng)計研究
數理統(tǒng)計與管理
|
心理學
| 心理學報
心理發(fā)展與教育
|
人文、經濟地理
| 經濟地理
旅游學刊
城市規(guī)劃學刊
|
環(huán)境科學
| 中國人口·資源與環(huán)境
資源科學
|
綜合性社科期刊
| 中國社會科學
開放時代
學術月刊
文史哲
社會科學
讀書
國外社會科學
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
|
高校社科類學報
|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
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
浙江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
華中師范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
清華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
北京師范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
南京大學學報(哲學·人文科學·社會科學版)
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
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
武漢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
上海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
廈門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
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
四川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
南開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
|
報紙報刊
| 在人民日報,、光明日報發(fā)表頭版專論或在其理論版發(fā)表3000字以上文章
|
轉摘情況
| 所發(fā)表論文被新華文摘轉摘1/2以上或1500字以上
|
所發(fā)表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,、中國社會科學學報文摘、高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摘
|
其 他
| SSCI,、A&HCI收錄期刊
SCI(1區(qū),、2區(qū))
|